這幾天一直在忙政府的案子,同時也做世界杯的網站,也寫了幾篇部落格的文章~ 畢竟前二項是我的工作。


 


大部份同事是知我信仰藏傳佛教,不過我作息上都和一般人一樣,即使知道我有收藏文物,不過他們更相信我有收藏東西的是open將...


 


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是嘉義大學企管系徵個教授,去了數百位博士。這讓我想起,之前常有朋友說問我為何不再繼續念博士?說實在,一來我自知能力不足,實難應付學科考和課程;二來我覺得拿到博士這個學位,我不知該做些什麼。


 


我記得幾年前,我只花了一年半時間,以43頁的論文拿到MBA,不但創了中興法商和台北大學企管所最少字數論文就拿到MBA的記錄,老師說大概也是國內僅見這麼少頁(人家奈許一頁就到諾貝爾,我43頁算不了什麼啦),所以老師有點生氣,本來再嚴謹一點就可以登上期刊,我竟只是隨便去寫。(不過後來拿到管科會論文競賽佳作,老師才稍感寬慰)


 


其實我拿到MBA,也有點茫然,還是做老工作,直到畢業多年我才有所領悟到我的大學老師說過,研究所給你並不是學位,而是一種重新思考問題的態度和一種探討問題的嚴謹精神,這是在外面學不到的。沒有人在研究所畢業多年後,還會記得當時研究的方法和統計模型,但是一輩子擁有態度和精神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上都是如此。(我發現在收藏文物上也是如此,曾有文物商問我,讀這麼高有什麼用,不如早點工作,我回答說,至少我在找資料上比你們行,不會只相信故事,或是單方面接收上游的訊息,卻不加以考證)


 


我朋友則說,在社會上最重要是社會大學,而這大學畢得了業,人生才算圓滿,有人終其一生,都只有小學程度,哪怕是拿到博士學位;有人以為自己在社會大學畢業,結果其實才剛入門...曾跟幾位博士生和博士聊過,大家在學術上都有獨特見解,也有人有PMP的證照,但是對人生規劃,卻都是很模糊,所以出現徵個教授,去了數百位博士的現象,倒也不讓我意外。


 


有人說不管是碩士論文、研究文章或是專欄網站,還不是東抄西貼,我回答說,不管內容是什麼,找到資料的方法和文章的架構和編纂骨架,這種是靠自己實力,無法抄襲,如同人人都會用水泥磚塊砌牆,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把鋼筋和鋼骨架構出來,如果只是看房子的外觀,就覺得這種人人會做,那你可能只有看到皮毛。


 


後記:我大學唸的指南山下的學校,我必須要老實地說,學校的差異程度,即使跨學位,也有明顯的差別。我在大學上的課,不管在廣度和深度上都遠超過我研究所上的,我念的研究所就算不是數一數二的學校耶,至少也爛不到哪去...


 


甚至我曾旁聽過在南部一所國立大學博士班二年級,我差點沒有昏倒,發現課程比我大三上的還淺,我記得以前老師說,如果博士班要畢業除了學科考外,至少要有二篇國外SCI或SSCI,但我發現這種學校的博士生寫得出嗎?連一級國立大學之間都有如此差異,更不用說其他國立大學和私立的大學、研究所和博士班。


 


 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ma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