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髮肉髻,這件很明顯是元代早期作品,為紅銅造件,12世紀的普巴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普巴杵,目前出現普巴金剛的造像,所發現最早也是12-13世紀,(雖很多傳記有記載伏藏或是蓮師直傳普巴,這在傳承上是存在的,但無法去驗證)。
元代,常見一些立體的小杵,這件卻非立體,是平面型,照理是並不罕見,但是造型卻是獨特。一般常見的早期普巴杵,有金剛杵在側者,多半只是只有一個佛首或是金翅鳥首,很少有普巴金剛半身像(雙手持普巴杵)。而有普巴半身像者,早年常見多半是左右手各持一種法器(吞熱和法杖或是普巴,在張宏實先生書上,有黎淑鈴小姐提供的一對平面,曾在謝佳樺工作室看過一件立體的,二位收藏家的朋友也各有一支立體)12-13世紀並沒有見過雙手合持普巴的本尊於普巴 杵上(這種多半出現在明代)。在杵身上標準的三面六刃型,和一般三刃或是單刃 是不同。而同時有雙手合持普巴又側邊有金剛杵者,相當少見,也是我收這把的原因。(雖然蠻貴的,一般蘇姓朋友說這以前應該常見,我就跟他說,半年內找一張相同普巴的照片或是圖,我就把這件送他...)
曾有拿給幾位仁波切看,他們認為這枝應該是伏藏品,因為這種型制很奇特,又有很強大的能量,對於這一點,信者信之,我也無法考證。不過我覺得這件 頗可愛,11-13世紀,早年的忿怒尊,不論造像或是唐卡多半都有帶有點卡通的造型。
可以和下方那件18世紀的普巴相( 已讓給愛德華)比看看,二件的風格完全不同。
我覺得有時文物的擁有是一種緣份,並不是價值或是金錢去看待,有便宜有貴,但是在持有者的心中應該是同等重要。但是若是以此想賺得超高利潤,或是抱著奇貨可居的心理,就不好了...
留言列表